正文:
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词把社会各阶层做了一个排序,这个词叫做“士农工商”。
士农工商 shì nóng gōng shāng
【释疑】:古代所谓四民,指学士、种田的、做工的、经商的。
【出处】: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士农工商四民者,国之石(柱石)民也。”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是以人不兼官, 官不兼事,士农工商,乡别州异,是故农与农言力,士与士言行,工与工言巧, 商与商言数。”
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。
士为何排第一: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,立德于心,建功于世,宣德功于言,泽被后人。
农为何排第二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、“民以食为天”“家有余粮、心里不慌”,尤其在农业为主的国家。
工为何排第三:“欲善其事,先利其器”,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。
商为何排第四: 商是互通有无的,必依赖他人而后能行。只可少数参与,如果大家都去经商,都去依赖他人,则无人可以依赖了。商的地位排在末尾,既不禁止又不提倡。
可见古时商人不制造,只依赖社会其他阶层,作为媒介互通有无。而现代的商人有的也从事制造,但是大部分还是只互通有无,并不制造。现代的商人赚取着工人阶层的剩余价值。
在现代社会人的眼中可能“士农工商”的排序就变成“士-商-工-农”了。这里的士是当官的,如果只是读书或者只是当普通公务员的话,那么顺序就要变成“商-士-工-农”了。
说说另一个词:“无奸不商”,现代简称:奸商。
无奸不商, 拼音:wú jiān bù shāng,贬义词,意思是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,亦可理解为商人都是奸诈的。常与无商不奸连用。
确实是如此的,再好的人成为商人必需要学会奸,不然基本无法生存。
当然换句话说,天生就奸的人也适合做一个商人。
温馨提示:作者文章不打草稿,随心随兴发布,如有失误之处敬请谅解并自行辨识更正。
本文由:赵建杰的博客发布_原文地址:/blog/boke/160.html欢迎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☺